参加618,销售1800万,利润仅55万,出路在哪儿?
参加618,销售1800万,利润仅55万,出路在哪儿?
近日,凤凰财经发表了一篇报道,困在电商平台里的商家,有商家销售额1800万,一算,利润仅55万。
商家声称,如果按照平台的定价,一单将亏损20元。加上平台在这次电商节中,少了“预售制”,多了“仅退款”,这一新现象表明,电商平台为了争夺用户,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,集体掉头转向,回归消费者,为消费者买买买的路径清除障碍。
因为有多多在前面做了一个榜样,打通了这一条路径,因此所有平台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:谁抓住了消费者,谁就抓住了现金流。而商家,由原来的宠幸,变成了弃儿,原来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,叫人家小甜甜,如今娶了新媳妇,就叫人家牛夫人。
大家不知道的是,在当前这种情况下,牛夫人们能够有55万利润,已经算是优质的卖家,更多的是亏损。牛夫人们在质问:我们到底是在创业,还是在为平台打工?
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,平台似乎是在走向另一个极端,同时也宣告了电商其实已经成为了一桩十分传统的生意,并且是个亏损率极高的行业,电商卖家辛苦一年到头,结果一算,如果不算库存,利润率在5%~10%,如果算上库存,要低价清库存的话,居然亏损了!
而下面几类老板则亏得更多:
一是迷信代运营的老板,
二是上多多一味拼价格的老板,
三是某音上销售白牌商品的老板,
四是玩黑科技的老板(这类老板以前很赚,结果被平台仅退款政策破了金身,亏得底裤都不剩了,也算是报应),
五是想赚快钱的老板,
六是欺诈的老板。
那么,什么样的老板赚得比较多呢?
一是夫妻档的店;
二是不参加活动的小店铺;
三是不追求排名的卖家;
四是小众类目的卖家;
五是不参与平台赛马的大店铺;
六是有知识产权有设计研发能力小而美的店家。
但是,即使是这些类别的店家,也只是在苦苦支撑罢了。
优质卖家的出路,其实是在出海,必须要出海了,跟着国家的大势,出海到一带一路所在国家,亚非拉国家去做大生意,为亚非拉国家开发定制款,已经有不少卖家成为了亚非拉国家的独角兽企业了。
比如:非洲之王传音控股,在非洲市场的营收为206.33亿元,占主营业务的44.28%,利润率为27.63%,而传音在亚洲的利润率居然只有16.25%,当然也比平台里的卖家要高。
还有一些国内大公司在亚非拉国家的销售额也十分惊人,只是他们没有公布他们的亚非拉销售占比,你可能想象不到,在亚非拉国家的老百姓家里,用的电视机是创维的,非洲市场占有率80%;用的电器是美的的,占比超过60%,用的洗衣机是海尔的,占比也是十分惊人,用的网络通讯设备是华为的,导致华为成为最大的牛肉红酒进口公司。
国内的独角兽们,你们还在平台里被平台收割吗?出海呀!